当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苏师大社
校属各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2013-2020年)》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江苏师范大学
2013年10月22日
江苏师范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2013-2020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更是国家和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的战略要求。为深入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1〕3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的通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12〕60号)、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深入推进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2020年)》(苏教社政〔201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江苏师范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2013-2020年)》。
一、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地位与特点
我校地处“千古飞龙地、一代帝王乡”的古城徐州,经过60年建设,学校已经成为一所深受两汉文化浸润、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见长、文理工不断融合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60年人才群星灿烂,我校曾以汉语言学家廖序东,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育家刘百川,心理学家张焕庭,历史学家臧云浦,人文地理学家罗其湘等一批全国知名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享誉学界。60年发展弦歌不辍,一大批中青年社科学者紧跟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抓住社会转型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茁壮成长,在履行立德树人、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过程中,巩固和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承接了国家和地方一批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若干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高水平研究团队,构筑了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创新了体制机制,直接推动了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极大地拓宽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全面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经过60年的耕耘和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下特点:
(一)巩固和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宣传工作,1人为“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批专家,多人为省市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学校与中央编译局合作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研究基地”,建立了省情调研基地2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中心”1个,承接完成国家和省多项相关重大政治理论研究课题。增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优化了教师队伍。为更好发挥“两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我校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中央要求,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全面开设规定的政治课程,同时深入开展相关课程改革,以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通过师生共建各种“读书会”和研究小组,增拨经费,建立调研实践基地,安排广大学生深入社会调研和基层实践等活动形式,促使师生了解国情、深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近年来,师生出版相关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调研报告200多份。许多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哲学社会科学教研力量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布局中居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经过60年建设,尤其是近三年的跨越发展,我校已经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色鲜明、学科地位卓著。目前,在学校设有的3个试点学部、22个专业学院以及教师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中,文科学部(院)占60%。在全校本科80个专业中,文科有45个,占56%;在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文科硕士点17 个,占65.4%;在9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文科有6个,占66.7%。2011年,我校“语言认知科学与文化艺术学科群”被列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成为我校4大省优势学科之一。我校获得教育部“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六大基地之一。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6个,全部为文科;在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文科有3个,占75%;“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其中文科2项,占100%;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5门,其中文科3门,占60%;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其中文科1个,占100%;国家级精品教材1种,其中文科1种,占100%;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其中文科2项,占100%;一等奖9项,其中文科6项,占67%;二等奖26项,其中文科11项,占42%;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0个,其中文科11个,占55%;省级重点专业类11个,其中文科5个,占45%;省级精品教材10种,其中文科6种,占60%;省级优秀精品课程47门,其中文科24种,占51%;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其中文科1个,占100%。上述数据表明: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教研力量已经占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突出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专业建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鲜明优势特色。
(三)哲学社会科学教研力量在立德树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发挥着突出的重要作用。截止2012-2013学年初,我校共有在校研究生2784人,其中文科研究生1866人,占在校研究生比例67%;年获得省优秀硕士论文5-6篇,其中50%为文科硕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校各类奖学金获得硕士生、校优秀研究生中60%以上为文科研究生。考入国际排名100强著名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博士生中,文科研究生约占45%。在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616人中,文科专业学生9440人,占56.8%。卓越培养部本科学生387人,文科学生266人,占68%;2012年近500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各类研究生,其中文科生占60%左右。中俄学院国际班370名本科生均为文科专业学生;科文学院在校生8168人,其中文科类在校生3971人,占48.62%,科文学院还有艺术类在校生769人,占9.41%。各类留学生100多人,90%以上为文科学生。哲学社会科学教研力量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发挥了非常突出的优势作用,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之一。
(四)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多年来,尤其是近三年来,我校以“人才强校”战略为抓手,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师资队伍建设,先后实施“153工程”、“331工程”,按照“大师+团队”的建设目标要求,大力培养和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较为合理、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
在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中,现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16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3人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获得“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3人为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人为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9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9人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和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省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1个。
全校共有专任教师1274人,其中文科教师786人,占全校教师总数61.2%;共有正高职教师189人,其中文科教师110人,占正高职教师总数58.2%;共有副高职教师414人,其中文科教师261人,占副高职教师总数63%;共有中级和助教职称教师671人,其中文科教师416人,占中级和助教职称教师总数61.8%。现有博士436人,其中文科博士216人,占49.5%。通过“153工程”、“331工程”,引进了优秀博士106人,其中文科优秀博士40人,海外文科博士5人。全校已经形成了职称、年龄、学历结构相对合理、水平较高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水平较高和富有特色的方向和研究领域。坚持以世界学科前沿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我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神经语言学、古代文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两汉文化、区域经济学与区域协调发展、文艺美学、台港澳文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华侨华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产生了一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社科研究领域。
在神经语言学方面,长江学者杨亦鸣教授的《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获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团队成员多次获教育部和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该团队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是我校哲学社科研究领域标志性旗帜。
以李昌集教授负责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词曲源流史”为重点,以古代文学方向8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青年)项目为基础,以一系列省、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为支撑,展示了我校古代文学学科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在全省的先进地位。
任平教授负责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研究》和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研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代表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新高度。
周棉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时期留学史料整理与研究》代表了我校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领域长期的学术执着和坚守,我校留学生研究成为国内外知名研究领域。
沈正平教授带领的区域经济学创新团队以省社科基地淮海发展研究院和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为依托,为加快苏北发展积极献计献策,得到了省委罗志军书记的充分肯定,成为我校社科领域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的典型,该团队也是我省首批高校社科优秀创新团队。
汉文化研究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特色。以汉文化研究院为力量依托,《汉学大系》200卷、《徐州通史》8卷等重大文化工程已经启动,并得到了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整理精研汉代古乐文献资料基础上成立的汉乐舞团,正在推出大型汉舞剧目《大风歌》。脱胎于汉代“五禽戏”的“五禽操”成为教育部体卫艺司的重点研发项目,初步研制成功,正向全国推广。汉画像石电子资料库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并向全国读者开放。着汉服行汉礼的研究生毕业典礼已成为我校享誉全国的品牌特色。
我校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史、教育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等学科承担数十项国家和部省级社科项目,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形成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六)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获奖成果大幅增长,总量位于全省高校前列。2010年以来,共获国家社科基金67项,其中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5项。2013年,全校已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数量位列全省第三,全国师范大学第十。获省部级社科项目178项、厅级社科项目136项,数量均跻身于全省高校前列。
三年来,共获省部级社科奖项44项。2010年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1项(三年成果评审),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2012年获17项(两年成果评审),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两次省政府评奖,我校获奖数均为全省第四位。2011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2012年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位列全省高校前5位。
2010-2012年,全校发表人文社科论文2437篇,其中在SSCI、以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在内的CS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541篇;出版学术著作73部。
(七)建立了一批省级、省部共建、校部共建科研平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建言咨政成果,思想智库正在形成。2010年以来,我校加强了省部、校部共建基地的建设,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江苏省侨务办公室共建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江苏基地,与中央编译局共建了中共中央编译局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研究中心,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共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
我校语言研究所、汉文化研究院、苏北农村治理创新研究基地等相继被增列为江苏省高校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被批准为首批省高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我校获批增列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苏省淮海发展研究基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基地”等,使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平台达到9个。此外,校属文科研究机构已经达到28所。“教师教育”成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和“区域政策与苏北现代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这些重点研究基地和校属研究机构,开展专项研究,拓展合作课题,积极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促进科研成果向政府决策、文化产业的转化。其中《关于加快苏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调研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一些建言献策为国侨办、中央编译局、人民日报内参等采纳。
(八)我校积极开展国际问题研究,拓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学术交流成效显著。在美国佛罗里达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分别建立了两所孔子学院,建立了国际研究院,推动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文化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等国际研究机构开展国际学术研究。与美国克莱蒙林肯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合作建立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相应研究机构。各文科学部(院)与国外大学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近三年派出文科教师出国出境研修人数已达220人。2010年以来召开国际学术会议15次,邀请海外学者来华讲学达127人次。开放型大学氛围开始形成。
经过60年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在我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不断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研力量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方面已经形成了突出的优势特色。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水平和研究实力已经跻身于全国师范大学和全省高校前列。广大教师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巨大作用过程中有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发展。我校立足苏北、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影响海外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大格局已经初步奠定。
但是,对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和“创新体系”两大要求,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两大缺陷。
第一,没有明确的“社科强校”目标导向和指标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既在宏观上缺乏覆盖全校的系统的科学的顶层设计,也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科研领域、科研方向、科研平台和科研队伍建设缺乏清晰明确的目标指引。在发展导向上依然存在重规模数量相对忽视创新水平,重研究项目成果相对忽视研究队伍的整体建设,与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理论创新依然停留在零散、碎片化状态,没有形成一个自觉的有机的创新体系。在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平台建设、研究领域和项目选择、成果发表、环境建设和研究评价等各方面的协同性不高,人才队伍缺乏战略社会科学家,缺乏协同作战的大型学术组织,没有国家级科研平台,高端标志性成果不多,建设高端数据库、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转化方面观念落后、动作迟缓、要求不高、成效不大,严重制约其大繁荣大发展的步伐。我们应当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更高起点上科学谋划“社科强校”建设的未来道路,奋力开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征程,为全国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江苏省“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奉献更多更好的智慧力量。
二、制订纲要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国家发展战略和江苏“两个率先”的需要,以“突出特色,强化优势,注重精品,开放融合”为理念,以优势学科群建设为龙头,以“战略社会科学家+领军人物+高水平社科团队”为人才支撑,以营造环境、激发活力,协同创新、结构优化为抓手,以主持完成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成果为标志,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社科强校。在未来8年中,我校要规划确立一批国家急需、我校优势突出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学术大势、水平卓著、学术影响高、德才兼备的战略社会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水平卓著、机制灵活、影响深远的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推出一批高水平标志性名作,全面提升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为学校实现跨越发展,全面构建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制订纲要的基本依据
(一)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充满希望又日益复杂的全球态势和国际形势需要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加以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新世纪以来,面对多变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有通晓全球大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冷静的科学分析头脑。既要看到和平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当今时代依然是我国实现大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也要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采取“重返亚洲”方式对我国实施包围遏制、分化西化等战略的危险临近期。我们必须对不断涌现的全球问题开展积极研究,对国外各种当代思潮要科学分析,对日益临近的各种风险威胁要超前思索应对之策,主动建立一批满足国家急需的国别研究平台,承接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努力成为国家研究全球和国别问题的新型智库。
(二)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旨的“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本质内涵、基本特色、理论结构和实施路径等等需要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宣传阐释,对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对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需要积极探讨,并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进一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等系列文件,江苏省也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 -2020年)》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将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为了我省社科研究的主要任务。与此相适应,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亟需进一步科学规划发展内涵,优化学科体系,切实加强学科、项目、基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使若干优势重点学科和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江苏由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迈进做出突出贡献。同时,作为立足苏北的地方高校,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须准确把握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坚持“作为人才库服务地方建设,作为智囊库服务政府决策,作为思想库服务社会民生”的发展方针,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四)我校“十二五”规划明确要求:到201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发展要分别进入全国百强和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水平,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个高水平、有特色、有品位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作出贡献。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在我校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和引领作用,把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结构优化、实力雄厚的江苏师范大学带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一支数量和结构合理,水平一流,包含国际知名和国内著名学者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取得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鲜明、水平卓著的标志性成果;开辟一系列具有鲜明江苏师范大学特色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有更多的人文科学研究领域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程度;使我校成为江苏省新型思想智库、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重镇和文化产业创新基地。第一阶段,到2015年末,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初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创新体系,研究总体水平应跻身于全国师范大学和江苏省高校的最前列,初步奠定社科强校的基础;第二阶段,到2020年末,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全面实现“社科强校”的核心指标,努力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名校。
(二)具体目标
1.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进步环境,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制度,制定科学的激励政策,弘扬积极向上和努力进取的精神,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改善工作环境,优化人才流动的柔性机制。
2.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打造一批具有世界眼光、通晓学术发展大势、学术规划和指导能力较强的战略社会科学家;培养和引进一批品德高尚、治学严谨、造诣精深、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科领军人物。加强中青年研究骨干培养,打造一批思维敏锐、学术精湛、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中青年研究骨干,使之成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批学风扎实、富有活力、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博士队伍,使之成为领军人物和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后备人才储备库”。
未来8年内,聘请海外研究院院士3-5人,引进或培养5名“学部委员”、10名“长江学者”量级的高层次人才,使我校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333工程”等层次以上人才达到100人;引进和培养150名优秀博士。力争我校教师担任国务院学位评审专家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组等国家最高学术评审机构的专家达到3-5人,担任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评审组专家每个一级硕士点学科达到1-2人,全校哲学社会科学专职科研岗位达到100人。重视社科团队的建设和培育,每年至少培育1个校级创新团队,每两年争取获得1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
3.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以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为导向构筑高水平人文社科理论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建设学术特色鲜明、研究梯队结构优化、创新意识强烈、承担项目能力突出的各级各类研究基地。建设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享有较好国际声誉的新型智库和“思想库”。分两个层面建设社科平台。一是省厅、教育部社科基地申报与建设。及时跟踪,积极申报,力争获得;二是筹划学校、省、部委办共建基地。基于服务国家急需、学科建设支撑要求,积极支持各文科学部、学院建设或合作共建省级平台,每一个文科学部、学院力争申请到1个平台。
同时,紧密跟踪国家和江苏省协同创新计划(“2011计划”),将体制机制创新与学校科研工作紧密结合,以科研协同创新带动学校事业发展,以学校事业发展推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我校学科、科研队伍、人才、服务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大力发展。以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在我校现有两个校级文科协同创新中心基础上,再组建3-5个校级文科协同创新中心,力争获得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通过培育和建设力争获得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计划支持。
4. 瞄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积极申报和承担国家、省级重大招标项目,努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数量。未来8年中,争取获得6-8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5-6项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6-8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年均获得20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含后期资助项目、教育学、艺术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总数保持全省前四并力争进位。年均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0项以上,部省级项目50项以上,重要横向研究项目150项以上;实现课题结项优秀率达到60%以上。
在国家、部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研究基础上,努力建设好5个左右对学校未来社科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点研究领域:
第一,进一步提升汉文化研究层次和水平,使汉文化研究具有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水平。大力引进汉文化研究高层次人才,整合校内研究力量,积极吸纳文、史、哲、艺术、传媒、体育等学科研究人员,大力打造汉文化研究团队;以“汉学大系”为重点,推出系列成果,打造汉文化研究学术品牌,并在适当时机申报国家重大项目;以省级汉文化创意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校汉文化产业创意研发中心等为平台,打造汉乐、汉舞、汉服等,大力弘扬汉文化。以我校外语翻译研究力量为基础,积极做好汉文化研究成果的外译项目。由汉文化研究院牵头,设立“汉文化讲坛”,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汉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定期讲座,提升汉文化影响力;设立汉文化产业创意研究专项基金,以江苏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动漫等现代服务领域为重点,组织校内外研究人员,产出一批精品成果;支持校内汉文化专家“走出去”,与海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我校汉文化海外研究工作室。
第二,大力支持以神经语言学团队为代表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社科团队开展语言能力基础和应用的系列研究,支持其申报国家级社科重点实验室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对其产生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出版、推广和宣传予以支持,努力使其建设成为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社科团队。
第三,大力支持面向区域发展的区域政策与苏北现代化建设协同创新研究,支持该社科创新团队研究苏北发展道路,为省、国家提供高层次决策咨询服务,使其成为国内关于区域政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领域的最优秀团队,成为依托江苏淮海发展研究基地和江苏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基地的新型智库。
第四,大力支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研究,将其数据资料库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信息平台。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中心为平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重点,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研究,积极参与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积极支持大学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争取建成江苏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第五,以国际研究院为平台,打造国际问题系列研究中心。加强对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华侨华人的研究队伍建设,对国际问题研究中具有战略地位的重要国家如土耳其、阿根廷等,组建研究队伍,加强研究,力争在国际问题研究上有新突破,成为国际问题高端智库。
5.进一步推动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改革,统筹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力争推出一批有重大影响或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积极支持在研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的研究,推出相关系列成果。推动一流成果进教材,引领学科新知。设立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培育专项,加大对重要成果的后期资助力度。遴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学术成果,推荐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文库和中华外译项目。继续出版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努力打造学术品牌。关注学术成果的影响,争取年均成果被引用和转载在全部成果中所占比例明显上升,达到80%以上;成果获奖比例明显上升,获奖成果的数量和等级跻身国内师范大学前列。
6.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我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增强我校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坚持从海外引进和送出国门进修深造、访学交流相结合,大力提高社科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在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331工程”中,适当提高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占比。切实加强国际问题研究,有计划地建设5-8个关于重大国际问题或重要国家的研究机构,拓展国际交流平台。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视野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我校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支持我校社科研究机构与国外高水平教学科研机构开展持续稳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设立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中心,负责组织学校人文社科高层论坛,统筹安排外地学者、名家以及国外学者的学术报告和讲座;负责协调学院、学部设立的各种学术论坛。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
到2020年,力争使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或报告的学者达到60人次以上,拥有稳定国际学术交流关系的学者达到10%以上,担任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编委和顾问的学者3-5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刊物编委和顾问的学者10人左右,担任部省级学术刊物编委和顾问的学者20人左右,定期召开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接受国际国内访问学者达到年均20人次。
7.大力加强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我校业已形成的传统人文底蕴,大力发掘和整合相关资源,大力推动文化创意、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
以我校大学科技园为孵化平台,加强艺术设计、艺术作品中汉文化元素研究,拓宽文物鉴赏等专业发展渠道,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和力量,形成以汉文化为主题,以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等省重点学科为支撑的5-8个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及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鼓励师生到文化产业大学科技园区自主创业,积极发挥学校在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和高端引领作用。
持续推进汉学大系、徐州通史、徐州历代地方志书的研究,出版文化精品丛书,精心打造学术品牌,推出对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积极做好其成果的外译工作,推动汉文化研究走向世界。适当时机组建杂志社,成立学校出版社,为科学研究、文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8.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和设施的建设,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硬件基础。加强图书文献与网络资源建设,大力加强社会调查、统计分析、专题资料、实证案例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努力建成5-10个在国内具有显著影响力专题数据库和知名网站。重点建设汉文化研究数据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资料库、江苏华侨华人数据库、江苏社会工作数据资料库、留学生研究资料库等,使其成为省内外知名的资料库和数据库。积极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实验室,运用先进的科技设施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
五、实现纲要目标的时间安排与保障措施
(一)时间安排
纲要的实施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2013-2015年),构建框架,夯实发展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安排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校内科研平台的布点,健全管理体制,启动高水平社科团队的建设工作,落实其建设经费;全面落实校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和实验室的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各项任务,检查评估其研究成果;推进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保持高级别项目立项数的稳定增长。完善项目经费、优秀成果的奖励配套工作。
第二阶段(2016-2020年),全面加强项目研究,进一步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从科研项目、经费、学术交流等方面重点扶持基础好、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科研基地,使大多数科研基地的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国家和地方决策的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争取建设若干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在若干领域出版一系列有较大影响、反映我省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水平的学术专著;获得更多高级别的奖项;培养和引进若干名在全国和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促使一大批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二)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与协调
(1)根据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要求,成立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传播、宣传、讲授有纪律,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的管理。
(2)完善学术机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组织、专家组织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
2.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
(1)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协调内外关系,促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构建和谐的科研协作环境。按照“保证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配置科研资源,优化学校科研资源的配置结构,协调、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
(2) 完善优秀成果奖励制度。坚持质量第一、学术原创、实际应用、实质性贡献的评价导向与标准,实施个人代表作、学科标志性成果、精品力作分类奖励政策。实施文学艺术创作实践成果评价与认定办法。
(3)完善现有教师及科研人员的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机制,实施分类评价、团队评价、多元多方评价的制度,形成有利于协作攻关和合作科研的考核体系,充分发挥教学为主型和科研为主型专业人员的专长,着力提高管理效益。
(4)对承担国家社科项目的负责人实行跟踪服务,落实国家项目负责人学术休假制度。建立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的流动机制,鼓励承担重大项目研究任务的教师进入研究机构,以科研为主的老师适当减免其教学工作量。
(5)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科研管理人员为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的能力。
3.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经费投入
学校推行多渠道筹措经费原则,统筹经费安排,根据项目增长数量和需求数量和科研平台数量增长幅度,大幅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学校组织的跨学科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科项目培育项目的经费投入;增设人文社科学术交流专项基金和重大建设项目专项基金。力争逐年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到2020年,使年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达到2000万元,单项横向项目经费突破300万元。
4.加强学术自律与学风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部署,完善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惩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切实落实加强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和“一票否决”。
(2)引导研究人员牢记社会责任,担当学术使命,弘扬优良学风,加强学术自律,规范学术操行,在学术研究中自觉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学风,自觉抵制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附件:
1.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3-2020年).doc
2.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环境建设规划(2013-2020年).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