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5日 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语言科学学院)
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大会演讲
6月3日(星期三)
论坛开幕式
时间:20:00-20:3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大会演讲(第一场)
时间:20:30-21: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
演讲人: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系黄正德教授
论题:中心语后置名词组结构:是构式还是组合?
大会演讲(第二场)
时间:21:00-21:3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戴庆厦教授
演讲人: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及东亚语言文化学系李艳惠教授
论题:移位,空语类,及跨语言差异:从句子省略到芽生结构
6月4日(星期四)上午
大会演讲(第三场)
时间:9:00-9:3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俞士汶教授
演讲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冯胜利教授
论题:北京话是一个重音语言
大会演讲(第四场)
时间:9:30-10: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蔡维天教授
演讲人:美国密歇根大学语言学系端木三教授
论题:复合音(Complex sounds)
大会演讲(第五场)
时间:10:40-11:1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徐杰教授
演讲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魏晖研究员
论题:国家语言能力及其提升探讨
大会演讲(第六场)
时间:11:10-11:4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袁毓林教授
演讲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茂松教授
论题:大数据视域下的中文词语研究初探
大会演讲(第七场)
时间:11:40-12:1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苏金智教授
演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国宪教授
论题:心理视角的定语表述倾向
6月4日(星期四)下午
大会演讲(第八场)
时间:14:30-15: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潘海华教授
演讲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顾阳教授
论题:汉语比较句短语结构与引介词的功能特征再析
大会演讲(第九场)
时间:15:00-15:3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茂松教授
演讲人:香港理工大学中文系及双语学系石定栩教授
论题:基于大规模语料的句法分析
大会演讲(第十场)
时间:15:30-16: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顾曰国教授
演讲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朱晓农教授
论题:红眼病的根源:语言结构作为思维和行为的基础
大会演讲(第十一场)
时间:16:20-16:5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教授
演讲人: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苏金智研究员
论题:语体对语言借用的限制:以香港书面汉语为例
大会演讲(第十二场)
时间:16:50-17:2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邵敬敏教授
演讲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俞士汶教授
论题:汉语词语归类之比对及普通话声调名称之建议——请教语言学家
两个问题
大会演讲(第十三场)
时间:17:20-17:5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魏晖研究员
演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行教授
论题:语言与方言的区分标准
大会演讲(第十四场)
时间:17:50-18:2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晓青教授
演讲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曾晓渝教授
论题:明代南京官话性质考释
6月5日(星期五)上午
大会演讲(第十五场)
时间:8:30-9: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冯胜利教授
演讲人:美国威斯康森大学语言学系李亚非教授
论题:唯一的句子生成方向,第二热力学定律,和三个疑问词移位的例外情况
大会演讲(第十六场)
时间:9:00-9:3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及东亚语言文化学系李艳惠教授
演讲人: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蔡维天教授
论题:论内、外轻动词的分布与诠释
大会演讲(第十七场)
时间:9:30-10: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南开大学文学院曾晓渝教授
演讲人: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竺家宁教授
论题:论清儒在古韵分部上的几个突破
大会演讲(第十八场)
时间:10:20-10:5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香港能仁专上学院单周尧教授
演讲人: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
论题: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
大会演讲(第十九场)
时间:10:50-11:2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教授
演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顾曰国教授
论题:汉语言外之意研究(Chinese Implicature)
大会演讲(第二十场)
时间:11:20-11:5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黄行教授
演讲人: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戴庆厦教授
论题:景颇语的基数词——兼与汉语等亲属语言比较
6月5日(星期五)下午
大会演讲(第二十一场)
时间:14:30-15: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顾阳教授
演讲人: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徐杰教授
论题:“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
大会演讲(第二十二场)
时间:15:00-15:3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美国威斯康森大学语言学系李亚非教授
演讲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教授
论题: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交融和语言混合
大会演讲(第二十三场)
时间:15:30-16:0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杨凯荣教授
演讲人:北京大学中文系袁毓林教授
论题:疑问代词“谁”的虚指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
大会演讲(第二十四场)
时间:16:00-16:3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主席:新加坡国立大学英语系包智明教授
演讲人:暨南大学文学院邵敬敏教授
论题:“一不小心X”构式与反预期机制
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
青年学者学术沙龙
6月5日(星期五)下午
时间:17:00-18:40
地点: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报告厅
分会场一:
主持人: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及东亚语言文化学系李艳惠教授
报告(1):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张强
论题:语言能力的性质与构成
报告(2):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朱祖德
论题:左侧额下回参与句子水平语义整合的机制
报告(3):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慧莉
论题:智力水平与汉语关系从句加工的相关性
报告(4):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刘涛
论题:隐性句法成分辨识的大脑神经机制
报告(5):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杰出学生、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王涛
论题:高熟练度汉英双语者语言失控的个案研究
报告(6):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杰出学生、北京大学
博士生姜廷松
论题:基于推理规则和表示学习的弱指导关系抽取研究
报告(7):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杰出学生、清华大学
博士生涂存超
论题:社交网络用户标签推荐
分会场二:
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冯胜利教授
报告(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文银
论题:越语的汉越音研究
报告(2):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刘洪涛
论题:《方言》“散,杀也”疏证
报告(3):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张文冠
论题:近代汉语中的同形字及其在文献整理中的作用
报告(4):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顾军
论题:汉语词语意义误解误用的产生原因探究
报告(5):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朴爱华
论题:中国境内朝鲜族汉语能力调查与研究
报告(6):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系阮廷贤
论题:论现代汉语韵母的几个问题
报告(7):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杨文波
论题:汉语方言“ABA”式重叠副词初探――以中原官话蔡鲁片
兖州方言为例
分会场三:
主持人:美国威斯康森大学语言学系李亚非教授
报告(1):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余光武
报告(2):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张珊珊
论题:普通话儿童变调习得的实验研究
报告(3):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封世文
论题:大脑如何区分名词和动词:名词和动词的fMRI研究
报告(4):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耿立波
论题:双语者大脑中的语音冲突
报告(5):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杰出学生南京师范大学
博士生刘俊飞
论题:中国手语句法和语义违反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报告(6):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杰出学生、清华大学
博士生陈新雄
论题:字符与词汇向量的联合学习模型
报告(7):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杰出学生、清华大学
博士生林衍凯
论题:基于矩阵投影的知识图谱实体与关系表示
主办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语言科学》编辑部、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师范大学社科处
专家简介
黄正德教授简介:
黄正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曾先后任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美国加州大学,2001年起任美国哈佛大学语言学系教授至今。曾三次筹办中国语言学暑期学校,两次担任美国语言学会暑期班副主任,筹创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创办以理论为取向的《东亚语言学学刊》(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学术研究专治语法理论,在句法学、句法语义接口,以及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在生成语法理论的沿革中扮演了积极角色。获得荣誉包括古根汉学者奖、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学者奖、北京语言大学长江学者、台湾清华荣誉奖座与美国语言学会会士等。
李艳惠教授简介:
李艳惠,美国加州洛杉矶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系及东亚语言文化学系合聘教授,东亚语言文化学系主任,美国联邦星谈计划团队领导及评鉴。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美中文教师学会会长等。多年来担任各大国际出版社编审,十数种语言学以及语言教学期刊编委和咨询委员。经常参与美欧亚澳各地学校科系评鉴,教授升等,聘任,各种奖助计划评审等。研究课题包括量词范域,句式结构和语序,省略结构,句法和语义/句法和语音的交互作用等等。近年来,著作有Chinese Syntax in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2015),The Wiley-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nese Linguistics(2014)等;在Linguistic Sciences、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Lingua、Language and Linguistics、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合作编写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Pseudo-incorporation、Chinese Syntax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Wiley-Blackwell Handbook on Chinese Linguistics、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Beyond、West Coast Conference on Formal Linguistics 30等。
冯胜利教授简介:
冯胜利,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汉语专业硕士毕业,1995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94-2003年任堪萨斯大学东亚系助教授和副教授,2005年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长江学者,2007年至今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2010年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汉语应用学科教授和中文部主任。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暨语言学》副编辑。主要研究韵律语法、语体语法、训诂学、历史句法学和韵律文体学。出版专著有《汉语韵律句法学》、《汉语韵律诗体学论稿》,并发表论文百余篇。
端木三教授简介:
端木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和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语言学系教授。美国语言学会终身会员,国际中国语文学会终身会员。曾在复旦大学外文系任教(1981-1986)。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共性,特别是音系方面的共性。专著有 The phonology of Standard Chinese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7年第二版),Syllable structure: the limits of varia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A theor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牛津大学出版社,即出)等。
魏晖研究员简介:
魏晖,管理学博士,研究员(教育管理)。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语言政策研究。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孙茂松教授简介:
孙茂松,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系主任(2007-2010),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下一代搜索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研究兴趣为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信息处理、互联网智能、社会计算和计算教育学等。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信息处理用国际标准2项,在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EEE Intelligent Systems、ACM TALIP、IJCAI、AAAI、ACL、EMNLP、COLING、VLDB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学术兼职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类全国核心期刊)主编,多个教育部或省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涵盖计算语言学、语言监测、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或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全国语言学奥林匹克竞赛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席等。
张国宪教授简介:
张国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汉语句法语义。
顾阳教授简介:
顾阳,美国康奈尔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院长。先后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现代语言及文化系、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历任香港语言学学会常务秘书、副会长、会长,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专家委员会成员,及《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藏缅语学报》、《语言学文选》、《语言学译林》等刊物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理论语言学、句法学、形态学、词汇语义学、比较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
石定栩教授简介:
石定栩,美国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讲座教授,并担任中文系及双语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句法、语义、句法和语义的界面互动、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化,以及汉语方言及相关变体。在Language、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语言科学》等国际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并出版专著数部,主编的Reference Grammar of Chinese将在2015年底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朱晓农教授简介:
朱晓农,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语言学系博士,主修实验语音学。复旦大学文学硕士,音韵学方向。曾在香港理工大学和澳国大工作,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演化音法学、类型学、语言与逻辑。出版著作10种:《教我如何不想她:语音的故事》,《音法演化:发声活动》,《语音学》, 《方法:科学的灵魂》,《音韵研究》,《中国佛籍译论选辑评注》,《上海声调实验录》,《北宋中原韵辙考》,A Grammar of Shanghai Wu,Shanghai Tonetics,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苏金智教授简介:
苏金智,博士,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长。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兴趣涉及赵元任研究,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与历史,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化,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法律,港澳台语言研究。已出版专著多部,其中专著3部,合著5部,主编或与人合作主编10部。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民族语文》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
俞士汶教授简介:
俞士汶,北京大学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6年起致力于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与教学。发表论文160多篇,著作8部。作为第一完成人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为基础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该成果2011年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获北京大学首届产学研结合特别贡献奖。2011年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成立30年来首次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黄行教授简介:
黄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突厥语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以及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民委等部委若干咨询机构委员,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等。
曾晓渝教授简介:
曾晓渝,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在西南师大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现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民族语文》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音史,汉藏语言历史比较研究。
李亚非教授简介:
李亚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森大学语言学系教授。研究兴趣是句法和句法词法界面关系,于1987 年在形式理论内率先提出移位的原因是特征核对并否定管辖关系在句法中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考察象似性和普遍语法的关系,并在语言学界首次建立起具备可证伪性质的具体理论;从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辩证哲学的角度考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并以此指导句法研究。在Language,Linguistic Inquiry,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The Linguistic Review,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Linguistics,《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著作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5)和剑桥大学出版社(2009)出版。
蔡维天教授简介:
蔡维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教授。历任台湾清大语言所所长、人文社会学系主任、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日本南山大学兼职研究员。其研究领域涵括汉语句法、南岛语句法、语法理论、句法-语意界面研究;近年研究重心为汉语内外状语、蒙受结构、模态光谱的制图理论分析,以及台湾南岛语疑问句式和并列衰减现象之间的类型比较研究。竺家宁教授简介:
竺家宁,台湾政治大学教授。曾任韩国檀国大学客座教授(1982-19838)、巴黎EHESS访问学者(1996-1997)、维也纳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2011)、中正大学中文系主任暨中文所所长(2000-2003)、美国IACL理事(2005-2007)、中国声韵学会理事长(2008-2012),被韩国“国语教育学会”聘为“海外学术委员”。近著有《词汇之旅》(2009)、《声韵之旅》(2015)、《语音学之旅》(2015)等。
崔希亮教授简介:
崔希亮,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文科学名誉博士、韩国启明大学艺术学名誉博士。担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及汉语熟语。已在《世界汉语教学》、《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语言学报》、《语言文字应用》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语言理解与认知》、《语言学概论》等。
顾曰国教授简介:
顾曰国,硕士、博士、荣誉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应用语言学研究室主任,语料库暨计算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多语言多模态语料库暨大数据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网络教育。代表作有:Studies i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Using the Computer in EL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戴庆厦教授简介:
戴庆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语言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荣誉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创新基地”语言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社会兼职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国家民委民族语文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主任,国际双语学学会会长,《汉藏语学报》主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汉藏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戴庆厦文集》(共5卷)、《藏缅语研究》(共4卷)、《景颇语语法》、《景颇语参考语法》、《语言调查教程》、《语言学基础教程》、《社会语言学教程》等30多部专著,发表论文350多篇。
徐杰教授简介:
徐杰,美国马里兰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校董会成员,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语言学教授。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助理系主任,河南大学黄河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楚天学者,武汉大学珞珈学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同时兼任中山大学等校客座教授,Langu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ies、《语言科学》、《汉语学报》、《海外华文教育》、《南国学术》、《澳门语言学刊》等多种海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丛书的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句法学,语义学,汉英比较,语言习得、语言教育、语言规划和语言特区。已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有《汉语描写语法十论》(1993),《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2001)、Sentence Head and Sentence Structure(2003),《语言规划与语言教育》(2007)等学术专着,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澳门大学等校主持多项研究项目。
徐丹教授简介:
徐丹,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特级教授(Classe Exceptionnelle),法国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2007年至今,被选为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术研究委员会(Conseil Scientifique)成员(2011年、2015年再次当选)。2009年10月被选为法兰西大学研究院院士 (Membre Senior de l’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France,简称:IUF)。
袁毓林教授简介:
袁毓林,1990年获北京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当代语言学》、《语言文字应用》、《中文信息学报》、日本《中国语学》、韩国《中国语教育与研究》、新加坡《汉语语言和计算学报》等杂志编委,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主要研究理论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特别是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兼及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等应用性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0部。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北京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邵敬敏教授简介:
邵敬敏,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广东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全国高等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召集人,《语言科学》等八家杂志编委,华中师范大学等九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香港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访问教授、香港商务印书馆编审。出版著作50余种(含主编),主要有《汉语语法学史稿》、《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汉语语义语法论集》、《现代汉语通论》、《新时期汉语语法学史》、《汉语语法的动态研究》等。发表语言学论文370多篇。